TITLE:数字化的你会梦见我吗-2
看着小蓝问得小心翼翼、始终没敢正视自己的模样,小绿的微笑隐约变得有点苦恼,流露出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无奈与疼惜。
由于小绿没有急于回应小蓝,这个房间内又再被沉默笼罩起来。
像是被这份安静隐匿了存在感,这个安保系数最高级别的房间自成一处方外之地,悄悄地遗世独立。
*****
“根据截止目前的观察,人类小绿你作为人类的认知,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动摇。”
诚然,目前局限在离线空间的小绿,[运行]所需的算力不是依赖这个处于离线状态的世界树系统,纯粹是调用、或者说消耗他身为人类时复制到系统内的意识经验。
那些意识经验,是他以人类个体的形态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而育成的、尚未归化为单纯数据分析的整套经验逻辑。
只不过,伴随系统对小绿的意识的解析、复馈,小绿最近的思维活动,已经出现转变为由程序和算力作以支撑的迹象。
要是不作出任何干预,只要小绿还依托生存于数据空间,这个转变就势必会持续下去。
那么终有一天……
“你不再会是原来的你。”
听着对方这副实验进行中的口吻,不曾忘记研究员身份的小绿,这下自然不见多少意外。
眼看事态貌似没有超出控制的范围,小绿缓缓吐了口气,排解烦郁,放宽心态。
“更正你一点,哪怕没有被数据空间收留意识,我也不会永恒不变。”
小绿稳住自己的语气,如闲聊那样。
“我确实早就不再是原来的我。”
虚拟的少年听完眨眨眼,问得状似懵懂:“你是指哲学层面吗?”
小绿点点头明确:“是的。”
“确实如你所言。”少年认同了这个观点。
知道对方可以、甚至应该已经从数据的流动中得知自己的想法,但仍然没有清楚对方的意图,小绿唯有斟酌着说:“所以,你要修正一下自己的问题吗,世界树?”
对方看来也没打算继续迂回,干脆换了个问题:“你要继续维持[作为人类]的认知吗,小绿?”
******
——现在感觉怎么样?
事实上,小绿当然清楚小蓝他想问的是什么,也清楚他当前承受着如何沉重的压力。
要知道,伦理审查,一直是[意识收纳]在整个研发流程中最难啃下的硬骨头。
可是现在,随着[小绿]这个成功案例的出现,伦理审查成功通过的可能性,想必会大大提升。
只不过与此同时,在现今这个数字社会中,目前只能呆在数据空间的小绿,被外界视为“怪物”。
是的。尽管有意外的成分,但随着小绿的意识成功上传、并作为案例对外界公布——哪怕是以匿名的方式——有关世界树的舆论环境出现了微妙的变化。
准确来说,那个由舆论围观所形成的道德态势,愈发严峻。
诚然,不乏有同情[小绿]的遭遇的,也有认可[小绿]的牺牲与划时代意义的,当然也有……把[小绿]判为“非人”“异类”甚至“怪物”的。
不仅是公众的观念如此,与此同时,有与小绿认识的部分人也不太认同,“数据空间中的小绿,就是小绿本人”,并明里暗里提醒过这个隐忧。
作为整个项目的主事人,小蓝当然理解大众的这个隐忧。
实际上,他的理智也在时刻提醒着他这一点。
——小绿的状态并不稳定。
由于人类的感知能力,与机械的传感器,目前还是隔着足可称为“黑箱”的区别,认知上的偏差因而客观存在。
作为小绿日常中最亲密的存在,小蓝在这段休假期间的观察中,已经隐约察觉出陌生感:转换为数据形态后,小绿给人的感觉,在有些地方愈发变得[非人]。
思维方式、行动模式,隐约往智械靠拢的感觉。
……更别说,未来肯定还会有[迭代]这种情况。
虽说目前的迹象尚不明显,但已经初见端倪。
——明明自己知道,这就是小绿。
小绿他一直在这里。
小蓝的眼神隐约有泪光浮起,神情痛苦。
然而,关于技术和专业的理智一直告诉他:不一样的。
——现在的小绿的意识处于数据化状态,已经跟[人类小绿]不一样。
潜移默化,往往是最难察觉的。
——转换了生命的形态后,小绿他还能稳固自己为人的认知,人格依旧稳定在偏向人类的这一侧?
小蓝说不准。
“由于机器的传感器和人体的感受器大为不同,哪怕连当事人的感性也收纳,最终感受到的维度信息也会不一样。”
小蓝鼓起勇气,努力把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地诉诸于口。
“你还能……维持过往人身的认知状态么?”
艰难地说出这个提问,看着面前这副一如既往的笑容,小蓝控制不住地自惭形秽起来。
——万一,当小绿的认知完全脱离[人类],整个意识被数据逻辑同化……
正如电影中的那个小女孩,靠着系统强大的算力,从迭代了近千次也依旧囿于瓶颈的两分钟生命,瞬间蜕变成七十年的悠长人生。
如无意外,当这一段七十年走完,垂垂老媪瞬间重回小儿时,然后再走一遍七十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