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TLE:彼得-潘的约定
“呜哇——这里就是[休伯利安]啊……”
小绿扭着头左右瞧瞧,满眼新奇地边走边看。
脚下是一条空旷得有点荒凉的大街,此时一身睡衣的十三岁少年正是孤身一人。那副好奇的模样看来没有丝毫的危机感,仿佛他目前行走于其中的,并不是一个尚未被完善的电子空间那样。
“虽然还没完成整体建模,不过,果然是好厉害啊……”
这里就是伯伦希尔科技城对应的电子空间城-休伯利安(Cybercity-HYPERION)。
**********
这是一个虚拟侵入现实技术发展鼎盛的时代。
在以名为[眼镜]的装置作为媒介的阿瓦隆技术发展中段,前身为“伯伦希尔科技公司”的伯伦希尔科技城以自家公司本部大楼为中心,着手搭建对应的电子空间城,起名为“休伯利安”,又称“影子之城”。
**********
由于人类的脑活动本质上就是电化信号的活动,除去识别编译的复杂程度不提,这跟网络信息传导其实没什么不同的地方。
一直以来的实验证明,有些人的体质与虚拟空间的兼容度相当高。在已经铺设阿瓦隆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城中,拥有这种体质的人,其意识在诸如入睡等自我防御降低的情况下,很容易会被识别为网络原有的存在,作为资讯流的其中一部分随网络游走,或者深入虚拟空间。
小绿正是这个类型群体的其中一员。
实不相瞒,小绿觉得这一点很酷很酷。
试想一下:趁着大人不在,连夜神不知鬼不觉地外出,抢先探索这个尚未完善、但绝对是日新月异的虚拟空间……有时候小绿甚至觉得,自己就像是故事中的彼得-潘,自由地跑来跑去,不需要面对家庭的压抑与父母的不和,暂时无视俗世的纷扰。
——多好啊。
年纪小小的小绿老成地感叹道。
起初还是有人挺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小绿的身体状况,但经过详细检查并辅以详尽的研究资料后,大家就放着不管了。
包括小绿自己本人。
尽管小绿本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路痴,但这种借[眼镜]加睡眠而起的意识离体的好处在于,醒来后意识就能自动瞬间复位,基本不用担心迷路这种事情。顶多是醒来后会有点精神萎靡——毕竟没睡好嘛,不过对于精力充沛的青少年,偶尔熬熬夜修修仙,压根不是什么大问题,很快就能恢复过来。
综合考虑过后,年纪轻轻的小绿对自己的体质很是乐观,并且每次都能大胆地到处溜达。
这一次走着走着,不知不觉,小绿来到了一个疑似为公园的虚拟空间。
“啊、不对……”在片刻的打量后,小绿自言自语,“这里不是公园。”
——那这里,又是哪里呢?
骤眼看来,这里确实是一个花园场景,简单、却几可乱真,而且完成度远高于外头那些完全违背宏观物理定律、甚至有点惊悚故事意味的建模。
“这里跟外面完全不一样耶……”慢慢地边走边打量四周,小绿半是谨慎半是好奇,最后壮起胆子往四周试着呼唤,“请问——有人在吗?有——人——吗?”
结果没走开几步,小绿随即便愣住了自己的脚步。
在一片青葱草地上,一只胖墩墩的蓝色史莱姆朝自己这边看来。
——好可爱!
小绿惊喜得有一瞬两眼发亮。
与之相对,简单的五官组成了史莱姆的目瞪口呆。
于是这双方一时间相顾无话。
注意到那只蓝蓝的史莱姆一时半刻没有回过神来的迹象,忽地意识到这样不行,小绿决定首先释放一下自己的善意,主动开口:“你好,我叫小绿。”
——哎呀太激动了,话音有点颤,希望对方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这点小失礼。
还好听完小绿的这句自我介绍,那只蓝蓝的史莱姆磕磕碰碰地回道:“我、我叫小蓝……你好……”
随着史莱姆尾音的隐没,空气又一次安静下来。
气氛有点尴尬。
“天呐……没想到我竟然能遇上未知的数据生命体……”貌似猛地反应过来,胖乎乎的蓝色史莱姆别过脸小声地惊叹,“我、我这是在做梦么?!”
“嗯?”耳尖的小绿闻言愣了下,小小地一个举手发言,“不好意思,我是人类。”
话音刚落,对面的史莱姆可见地一个激灵,继而倏地一下转头看了回来,磕磕碰碰地说:“诶、人、人类?”
小绿老实地点点头,“嗯。”
“原来你是人类啊……”意识到面前这个存在的身份,小蓝的语气瞬间变得有点遗憾,“我还以为你是什么史无前例的未知数据生命体呢……”
“这话是我说才对吧?”从对方的说话中认识到彼此同种族的事实,小绿毫不掩饰地小小叹了口气,语气同样也有些遗憾,“我还以为自己真的遇上史莱姆呢。”
“准确来说,是像素堆才对。”实事求是地纠正对方的误会,小蓝不大好意思地用手指擦擦鼻尖,“我没想到会有人来到这个空间,所以没有给予系统关于人类的形象设定。于是在你来到这里后,系统把你的形象直接默认处理为一个纯色的像素堆,顶多是羽化了轮廓边缘的锯齿,出来的感觉就会有点像一只咕噜咕噜的史莱姆——当然身为人类的我,自然也是这样的处理。”
揪着眉努力地消化对方的解说,歪着脑袋的小绿不太确定地表述自己的看法:“这么说来,要是综合我们双方的视角,那……不就是,两坨史莱姆在聊天?”
小绿这说法听得小蓝顿时一个卡顿,愣愣地应道:“你这么说……确实,没错……”
不约而同地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,这两名互不清楚对方真实形象的少年先后绷不住噗嗤一声,笑着笑着,很快就合成了一场欢畅的开怀大笑。
笑声过后,作为这个小空间的创造者,小蓝兴高采烈地给小绿逐一介绍了这里所运用到的技术,巨细无遗,一个不落。
实际上,小蓝本来想先去加入对人类的形象识别,可是一见到那只绿绿的史莱姆正悄悄地左右看看,明显一副好奇得很的模样,他不由得改变了主意,改而先给对方介绍自己的这个小空间。
“这么说,这里岂不是特属于小蓝你的梦幻岛?”
尽管听得不太明白,但这不妨碍小绿听得津津有味,并且对此很是羡慕。
“梦幻岛?”小蓝好奇地问了声。
小绿重重地一个点头,开心得连话音也不经意地稍微昂扬:“就是长不大的彼得带着温迪他们飞去的地方。”
接着,小绿就给小蓝分享了他最喜欢的《彼得-潘》这个故事——那也是他过去睡不着时,经常讲给自己听的睡前故事。
作为已经很久没听过童话故事的小孩,小蓝十分理性地批判接受这个故事:不觉得这个故事有多么的引人入胜,不过他还是耐心地、仔细地听着小绿的讲述,并且开始分析要怎样才能在小空间里实现小绿说的那些事。
——因为小绿看起来,很喜欢这个故事啊……
当时的小绿并不知道:对他而言,这次邂逅或许只是一场神奇的经历;可是对小蓝而言,这是那么难能可贵的一次相遇。
要知道,在学生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群体——他们被人戏称为“曲线破坏者(Curve Wrecker)”,意思是“以一己之力破坏成绩正常的正态分布曲线的高分存在”;换成更加接地气的一个说法,那就是“学霸”。
小蓝正是这个铿锵有力的群体的其中之一,而且是佼佼者,飞快跳级的英姿仿若马里奥。
尽管连续跳级有效地摆脱了与天赋严重不符的低智教育,可与此同时身处的环境也变得来去匆匆,为此,小蓝没多少能玩得来的伙伴,更遑论能跟别的年龄相仿者相处得那么轻松开心。
哪怕他们并没有一起冒过险打过怪,不过单纯地在这个小空间中聊聊天,可是这只忽然闯入的绿色史莱姆——不对,人家也是人类,名字叫“小绿”,无疑是小蓝渐趋平静的生活中难得出现的惊喜。
——小绿在现实生活中,是几岁的人呢?
——小绿他会是怎样的一副长相呢?
——小绿是跟我同一个学校么?
——小绿……
——小绿……
关于“小绿”的好奇一个接一个地跳入小蓝的内心,蹦蹦跳跳地,不知不觉就乱了小蓝原本就已经处于惊喜状态的心率。
看着那只讲故事讲得眉飞色舞的绿色史莱姆,此时的小蓝超级想把这个小空间的电子门牌告诉对方,可是……怂。
因此,纠结地举棋不定。
直至……
“快要天亮呢……”小绿似有所感,不经意地冒出这小声的一句。
从这句嘀咕中意识到了什么,小蓝慌忙抬头问他:“你、你要走了么?”
小绿点点头,“体质跟虚拟空间兼容度较高的人群——你听说过这个吗?”
“听、听说过。”小蓝有点反应不过来,“因为与空间兼容度较高,所以这个类型的人一不注意,单凭[眼镜]就会出现意识离体现象,然后在清醒过来的瞬间意识复位……”
小绿抬手指向自己,“我就是其中之一。”
小蓝恍然,“这样啊……”